51 第 51 章_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
笔趣阁 > 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 > 51 第 51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51 第 51 章

  六道题目,只做了五道,还有一道是瞎写的,陈殊本来已经放弃了考上的希望。只是放成绩那天,英子死活要拉着陈殊去学校:“陈小姐,不看一下,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考上呢?”

  毫无希望的事情,陈殊懒得去,道:“你替我去看一看,我手里的剧本还没写完呢?”一面又想,还是写封信或者亲自去找一下徐校长,看看能不能去医科旁听的!陈殊不知道这时候的基础教育是很糟糕的,物理化学甚至是数学,招生考试的时候考零分的人大有人在。

  英子天然的崇拜陈殊,绝不相信她考不上的,自己一个人去了金陵大学。公示成绩的榜单前围满了学生,英子十几岁,做包身工的时候吃得又不好,个子很矮,蹦蹦跳跳就是看不见。

  只听见旁边一个男同学说:“锦节她只做了一道作文题,其余的题目都没有写,这样都被录取了,证明金陵大学的确是不拘一降人才的。”

  旁边的搭话:“才不是呢,是文学院的梁先生爱惜人才,特招她去文学院的,只是医科还是不能上的。这次医科的招生考试很严的,倘若偏科太严重,是不能考上的。”

  里面的人叽叽喳喳,议论纷纷,英子也分不清谁是谁,什么文学院和医科的区别英子也不知道,只听里边的人说,写了一题也能上,那么陈小姐足足写了四道题,那不是肯定能上了?她凭着一股子力气,从人缝中钻进去,好容易挤到最前面,仰着头,从下面一个一个开始找。她学认字没几天,生僻的当然不认得,但是陈殊的名字,这两个字还是认得的。

  她周围的同学都比她高,只当她是哪个高小的学生,好意提醒她:“小姑娘,这里是金陵大学招生成绩公布,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?”

  英子头也没扭过去,依旧仰着头,往上查找,直到了最上面一行,才看见陈殊的名字,继而狂喜:“第一名,是第一名!考上了,考上了!”

  第一名?第一名陈殊就是这个其貌不扬,村里村气的小姑娘,众人不可置信,还没开口问,就见英子挤开人群,飞奔而去了。

  有个男同学,本来抱手立着,见此笑:“看来金陵大学比想象中有趣多了!”

  英子飞奔回去,上气不接下气,踹了半天,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。陈殊放下笔,给她倒一杯水:“慢慢说,别着急!能有什么事儿,好好走回来不成,急成这样?”

  英子灌了一杯水,伸出一个手指头:“第一名,陈小姐,你考了第一名。”

  陈殊不相信:“怎么会,我一道题没写,一道题蒙的,怎么会第一名?”

  英子道:“真的,陈小姐,真的是第一名。”又拉了陈殊往金陵大学去看成绩。

  陈殊换了鞋子,急忙往金陵大学去,果然见榜单第一个是自己的名字,她捂住自己的嘴巴:真是太不可思议了!

  陈殊哪里知道,大多数学生会做的往往是后三道题目,数学和物理是大多数学生的短板,全空着不会写的也大有人在,大多数只能写一点原理或者数学公式,而完整写出步骤和答案的,那就是凤毛麟角了。陈殊在这两道题目上是沾了现代应试教育的光,即便是毕业好多年了,也能做出题目来。

  而那道作文题目,是文学院的梁先生批阅的,他要求高,所以大部分的人分数往往很低。陈殊写得那篇《论当今革命军之革命》,深得梁先生的赞赏,里面那些看法,与对革命军意见众多的此时文人不同,很合梁先生的口味,因此倒得了高分。

  梁先生拿着试卷,对旁边的徐校长道:“虽然文笔粗浅,语句也有不通之处,但思想是难能可贵的,读之便如同见秋冬之暖阳,生机无限,因此判做高分。有的文章花团锦簇,却能闻到腐烂的味道,仿佛还在满清,臭不可闻!”

  徐校长放下笔:“哪位考生的卷子,能得你梁教授这么高的评论?”

  梁先生笑,一面把试卷递给徐校长,一面同梁先生打商量道:“这个学生很不错,就招去我们文学院吧!”

  旁边有医科的教授:“梁教授,这是给我们医科招学生呢?等到了九月,大把的学生来报考,您还愁没有好学生呢?况且,这位同学数学、物理、英文都是很不错的,想来学东西极快,我们医科就缺这种聪明的,一点就通的学生。”

  梁先生摆手:“哎,这聪明的学生多得是,能有这样进步思想的学生,又想得极明白的可不多见,你就不要同我争了,这名同学就招在我们文学院了。”

  梁先生文名满天下,早年间很是支持革命,年轻的时候甚至刺杀过满清的巡抚,在学校里德高望重。那个医科的老师不好同他争,只是免不了觉得他霸道。

  徐校长笑呵呵打圆场:“都不要争了,我来看看,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,引得我们金陵大学的两个大教授争起来了!”

  徐校长拿过文章,读起来:“革命军的军队与军阀有本质不同,军阀的军队是私人武装,为了争地盘而战。而革命军的军队,有信仰、有主义,为国家而战,不怕牺牲。”

  只读了这一句,徐校长便赞道:“好,写得好!主义和信仰,的确是革命军队与军阀的本质不同。”

  哪位医科的教授,见徐校长这样说:“徐校长,您别拉偏架呀,您也看看这位同学其他题目,他不只是作文写得好呢?”

  徐校长看了,前面三道题都是满分,这是很少见,他拆开试卷的姓名封定栏,见上面是陈殊的名字,笑:“梁教授,只怕你要空手而归了。这名考生可是专门为了学医而来的,您只怕拐不走的。”

  旁边梁先生的书桌上摆着一本《大国崛起》,看了许多遍,连书页都皱了,徐校长用食指轻叩这本书,笑:“梁教授难道没看出来,这是同一个人写的吗?”

  梁先生惊讶,翻了翻书,又把试卷拿过来瞧了瞧,笑:“我真是老眼昏花了,还真没瞧出来。这位大先生做教授也够了,做什么要来学医?”

  徐校长摇头:“人各有志,你觉得写文章能救国,开启明智;人家却想学医,你也不能反对吧?”

  末了小声嘱咐:“这件事情,我们两个心照不宣就行了。小姑娘不好出风头,只想专心学医。我们就不要说了出去,叫学生们知道了,免得人家在学校里读不好书,不安宁呢!”

  陈殊立志学医,梁先生也不好勉强,道:“好,心照不宣!”

  两个人说得小声,看起来挺神秘,那位医科教授走过来:“徐校长,梁教授,你们两说什么呢?这可不能商量商量,就把我们医科的考生划拉到文学院去了!”

  徐校长笑:“放心,放心,还是你们医科的,谁也划拉不走。”

  闹了这么一出,整个文学院和医科的教授都知道陈殊的名字了,开学上课那天,都找了理由,去教室看了看,倒是哪位小姑娘,让文学院和医科都争了起来。

  陈殊开始看见第一名,还不肯相信,以为是同名同姓的。好在口袋里揣着准考证,和上面的准考证号码一对,才发现真的是自己。峰回路转,本来以为铁定考不上了,实际上不但考上了,还是第一名。

  陈殊高兴得不得了,拉着英子一路上逛了回去。英子喜欢吃蛋糕,便带着她去了商场买了许多,加了奶酪上面还摆着一两个葡萄或者樱桃,看起来漂亮极了,引得英子目不转睛。

  商场里面遇见漂亮、时髦的裙子,也毫不手软,统统买了下来。路上还遇见极漂亮的高跟鞋店,陈殊走进去,起先店员并不爱搭理,后来见陈殊试了很多,吩咐:“这几双,都包起来吧!”这才热情起来。

  英子提了很多东西,咋舌:“陈小姐,这么多裙子,高跟鞋,这该多少钱呀?我做一年包身工都做不来这些钱呢?”

  陈殊摸摸她的头:“千金难买我乐意,今天高兴嘛!”又接过她手里的袋子,吩咐导购员:“麻烦你找几双鞋子,给这位小姑娘试一试,不要太笨重的,要活泼俏丽一点,适合她这个年纪的。”

  英子惊恐摆手:“陈小姐,我可买不起的!”

  陈殊推她去试鞋子:“不用你出钱,今天我请客。我复习的时候,你不睡觉,陪着我一起读书。还有,学校的老师说,你读书极为刻苦,很勤奋,这是给你的奖励。”

  英子眼泪花花:“小姐送我去读书,我怎么不识得好,我读书读好了,倒好像帮了小姐的忙了,还要奖励我?”

  陈殊笑:“那当然,你书念得好,上学交的学费,就没有白花,当然得谢你了!”

  两个人一路买着回去,蛋糕买多了,吃不完,又是夏天不好放着,便叫英子拿去宿舍给她往日的包身工小姐妹。晚上,杜均送过来一封电报,是冯先生发过来的,说是冯太太在乡下病了,现在在南京中央医院,身上的钱也用光了,请陈殊送一笔钱过去。

  陈殊拿了电报,很是担心:“冯太太身体一向很好的,怎么会病了?在南京中央医院住院,看来不是小病,身上的钱也用光了?不行,我得亲自去看看!”

  不算冯先生身上带的钱,光是陈殊临别时便给冯太太塞了一千块,怎么会这么快就用完了呢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