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 第 42 章_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
笔趣阁 > 回到民国的外科大夫 > 42 第 42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2 第 42 章

 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,就见一位素色旗袍的女子从窗户前经过,梁先生道:“现在你可以去了,徐校长大约是空闲的了!”

  徐任之坐在窗前批阅学生的作文,陈殊敲敲门,便听他头也不抬:“请进!”

  陈殊笑:“徐校长,你好,我是陈殊,冒昧打扰……”

  还没说完,徐任之就道:“你就是陈殊,梦柯先生,立人挂了电话给我,说是你要来的,等了一个多月,却怎么也没见你来,只怕是立人都要从北平回来了。”

  陈殊不好意思:“开始工厂还在筹备阶段,后来又生了一场病,于是耽搁了,劳烦徐校长久等了。”

  徐任之是个行动派,对于做实业是一万个支持的,况且又能给学生找到一个工作,何乐而不为呢?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,上面写着十几个人的名字:“哪里是久等,只是难得有中国人自己办的工厂来学校招人的,见你久久不来,免不得担心。退一万步,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企业,就算是等上一年半载也是无妨的。”

  徐任之把名单递给陈殊:“”这是我们这一届极优秀的化学系毕业生,梦珂先生要不要去见一见,看看合不合你们工厂的要求?”

  果然是有熟人好办事,陈殊自然是无不允可:“如果能去看一看,自然是最好的。”

  校外的李纵云等得百无聊赖,半眯着眼打盹,忽然听小五道:“参谋长,是表小姐!”

  这个表小姐对于李纵云来说只有一个人,他坐起来,顺着小五的手望过去,果然在人流中瞧见一声素色旗袍的清徽。

  她看起来过得极不好,头发凌乱,衣裳也很旧,脚上的皮鞋也磨损了,李纵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,也没有下车去,只是吩咐小五:“你去跟着她,看看她住哪儿?倘若过得不好,想些办法给点儿钱。”

  小五问:“参谋长不去见表小姐吗?”

  李纵云自嘲笑笑:“我就不去了,我去了,她免不得又要搬走了。”

  小五答应了,心里面却一阵叹息,不过想着陈小姐也很好,参谋长也总算有着落了。

  徐任之把陈殊带到实验室里边,说是大学实验室,连陈殊初中时的化学实验室都比不上,很是简陋。化学器械也不多,早年间学校由美国人主持,还可从美国购买一些,由北方政府接手以后,拨款不多,器械也没能采买,多年来损坏了许多,实验室现在也所剩不多了。

  实验室里边围着一堆人,大约是一个人在做实验,其余人在一旁看着。间或提出一些问题:“或许是剂量不对,这样无法结晶的!”

  另外一个人反驳:“剂量和上次是一样,我认为是温度问题,温度太低,才导致无法顺利结出晶体。”

  又听得一阵叽叽喳喳:“结晶了,结晶了!”过了一会儿又听里面的人叹气:“怎么是白色的晶体,应该是黄色的才对!”

  陈殊想起以前化学老师的话,这做化学实验,有时候就是玄学,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溶液析出什么晶体?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溶液析不析得出晶体?那个老太太笑着道:“当然,这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。未知,是人类永恒的探索动力。”

  里面的人都发现了徐任之:“徐校长好!徐校长好!”

  徐任之呵呵笑:“好好,大家都好。你们这是在做实验?”又介绍陈殊:“这是固本肥皂厂的陈小姐!”

  大约是徐任之早就给学生们通了气,他们早知道固本肥皂厂要来招收学生的。

  陈殊笑着道:“同学们,固本肥皂厂要招收一批学生,做研究员,每月的工资一百大洋,吃住全包,倘若有了课题成果,还会有奖金的,欢迎大家来报名。”

  一百块大洋?这无法不在这群没出过社会的学生中引起轰动,当时北大清华的知名教授,也不过是一百块一个月,普通人家一个月十几块便能生活,两千块就可以在北平买到一所三进三出的大院子。对于工人来讲,一个月一百大洋,是很高的工资了。

  当下就有人问:“陈小姐,那么有什么要求呢?”

  陈殊从皮包里拿出一份题目:“除了结合你们平时的成绩以外,你们还可以做这份题目,不必要完全做出,只要能提出一点见解,就有可能被固本肥皂厂聘用。”

  那是项松茂坚持出的一份题目,是根据肥皂生产,出的一份实践操作类的题目,项松茂说这是为了检验出珍珠和鱼目。不过,陈殊对于此时的化学学生是很宽容的,认为即便是现在不太懂,实际摸索几年以后,总会有进步的。

  项松茂哈哈笑:“陈小姐,你不是一个合的商人,我们也不是为了国家来培养化学人才。我们只是去寻找合适我们工厂的人才!”商人以利润为天,陈殊无法反驳,只好同意了。

  一边一个极矮小的学生从人群中挤进来:“陈小姐,谁都可以来做这份题目吗?”

  陈殊点头:“当然,不过你们最好附上自己平时的成绩,这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的。”

  那矮小的学生又问:“陈小姐,不是化学系的学生也是可以的吗?”

  陈殊语塞:“这……”

  徐任之解释:“他叫石壁,时常跟着化学系的同学上课,只是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,是附近火柴厂的工人,只因为他好学又勤奋懂礼,便特许他跟着听课了。”

  石壁目光盈盈又热切,周围的同学又替他说话:“石壁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很好的,他平常同我们一起上课,和化学系的学生也没什么不同的。”

  陈殊说不出不同意:“可以,当然也是可以的。不过平时的化学成绩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,你只怕会吃一些亏。”

  徐任之把陈殊的那份题目,交给一个学生,叫他拿去复印。金陵大学有自己的出版社,复印倒是十分之快。复印好了,分发给同学们。这时候,作弊的人几乎是没有的。徐任之也十分放心,没有人监考,领了陈殊去教务处:“学生们的平时的成绩,都放在教务处存档。”

  陈殊拿了一摞记档,仔细翻看,不时记下几个名字。那份题目其实并不十分难,考的是操作和实践,也只有两三道题目,不过一会儿,就有学生收齐了考题,拿来交给陈殊,问:“陈小姐,大约什么时候出结果?”

  这份题目是工厂里的技师和项松茂商量着出的,陈殊还要拿回工厂里面请他们评判:“三天,三天后会把结果通知你们的。”

  陈殊把试卷草草翻了一遍,虽然是大名鼎鼎的金陵大学,但是其中还是有几份白卷的,合上之后,对徐校长告辞:“徐校长,今天打扰了,我会尽快通知您结果的。只可惜我们肥皂厂的规模有限,不能把这些学生都招去了。”

  徐任之大笑:“哪里哪里,他们还年轻,许多不懂的,哪里能都招去了。”

  出了教学楼,就见李纵云一身军装站在榕树下。陈殊跑过去:“你怎么下车来了,小五呢,他一个人在车里?”

  陈殊不晓得小五开着车,去追那位表姑娘了。

  李纵云偏头,没有回答,指指一旁的告示栏:“今天有饮冰先生的演讲,就在金陵大学,要去看看吗?”

  陈殊点头,笑:“你怎么知道我想去看饮冰先生的演讲的?”

  李纵云替陈殊抚了抚额边的碎发:“你家里那么多饮冰先生的杂文,总不会是冯太太看的吧?”

  李纵云好似对金陵大学很熟悉,领着陈殊走近路,五六分钟就到了饮冰先生演讲的礼堂。

  礼堂里面早就坐满了人,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。

  陈殊和李纵云只好站在最后边,听最前边饮冰先生铿将有力的声音传过来:“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,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。白话报者,文明普及之本也。白话推行既广,则中国文明之进行固可推矣。我们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,是要替中国创造出一种新的,易懂的国语的文学……”

  好在两个人站在最后,要不然李纵云一身军装,绝对引人注目。

  李纵云再陈殊耳边轻声道:“中国的问题还是在于农民,他们那里懂得那些之乎者也?文字终究是为人服务的,倘若能够为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服务,简化汉字或者变为白话是很有必要的。民国,民国,民在国前面,我们的政府首要的便是以民为本。”

  陈殊愣住,转头笑:“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认识。”

  李纵云无奈:“在你眼里,我们当兵的都是大字不识?”

  陈殊想起来:“你说过你是军校毕业的,大才子嘛!”两个人说说笑笑,前面听得认真的同学转过头来:“请安静一点好吗?”

  两个人都是尴尬,陈殊小声抱歉:“对不起,打扰你了!”

  两个人正预备出去,便听得前边一阵喧闹:“胡先生,胡先生来了,他是最反对写白话的,和梁先生是针尖对麦芒的,这下有好戏看了。”

  陈殊有点近视,是瞧不清的。李纵云便读给她听:“穿着长衫,还留着辫子,想来是位满清的遗老。”

  陈殊问:“他是满族人吗?”

  李纵云对这个人不了解:“那倒不一定,满族里也有支持革命的进步人士,汉族里也有保皇遗老。”

  陈殊喔了一声,就听见那老先生上了台,声音很是宏亮:“我以为改作白话文很不好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